阿里爸爸、阿里媽媽、阿里姐姐、阿里妹妹...,這些和阿里巴巴有甚麼關係?好明顯,他們都是「一家人」。
以往不乏國際知名品牌進軍內地時,發現其品牌名稱遭他人搶先註冊商標,需花費和時間打官司爭奪商標使用權。據內地媒體報道,不少中外品牌為防止再被「合法」抄襲、山寨,先行註冊大量近似商標。
舉例如,阿里巴巴集團除註冊上述商標,也將阿里姑姑、阿里叔叔、阿里哥哥、阿里弟弟等名字註冊商標。雖然大部分商標都只是防禦策略,沒有實際經營業務,但也有例外,「阿里媽媽」就是阿里巴巴旗下讓商家投放廣告的營銷平台。
另外,有公司會為其商標在多個類別註冊。五糧液集團除了本身的酒精類別,公司也為其商標在人造皮革類別登記。
內地企業以外,國際企業也學懂「先下手為強」,星巴克也大量註冊和公司讀音相近的品牌,作為「防御性商標」,包括「辛巴克」、「新巴克」等。
雖然註冊大量商標能防止他人註冊「山寨商標」,影響品牌形象,但有專家指出註冊及商標續期的成本不低,造成企業負擔。
欄名 | : | 一圖經人 |